2025年9月17日晚,财务管理课程组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开展集体备课研讨。本次会议由财务管理课程负责人许彩玲副教授主持,李安兰书记、郭婷、孙方方、毕立华、戈蕙、温雪莹、方晓阳、杨章纯、翟敏如共10位老师参加。会议围绕“经验共享,激发学生兴趣”、“教学策略研讨”、“互动教学方法碰撞”、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”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,凝聚集体智慧,优化教学策略。

一、会议流程回顾
1、第一环节:经验共享,激发学生兴趣
集体备课伊始,许彩玲副教授和李安兰书记结合自身教学实践,详细分享了如何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参与度:视频预习与互动:提前布置学习通上“知识图谱”视频学习,结合课堂互动,提升学生课前参与度;案例驱动教学:布置学生自主搜集相关案例,培养学生信息检索与案例分析能力;题练结合:发布客观题与计算题,设置多次答题机会,允许学生反复练习直至满意,显著增强学习成就感;学生上台讲解:安排学生上台讲解重要概念或题目,强化知识内化与表达能力。通过上述方法,当前授课班级学习氛围浓厚,学生积极性高,教学反馈良好。

2、第二环节:教学策略研讨
针对审计专插本班级教学周期短、内容密集的特点,集体备课组成员积极发言,展开热烈讨论:方晓阳老师指出,九周内完成教学任务压力较大,学生基础参差不齐,集体备课组一致认为需适当降低难度,重点讲解核心概念;郭婷老师建议,教学过程中可跳过复杂公式推导,聚焦指标含义与实际应用;李安兰书记提出,课堂中应加入分组讨论、案例提炼等互动环节,提升学生参与感与思维深度。
经过集体备课研讨,大家达成共识:财务管理教学应“重基础、重应用、重兴趣”,避免“一刀切”式推进,确保学生“学得会、跟得上、用得上”。
3、第三环节:互动教学方法碰撞
集体备课组成员一致认为,提问技巧与激励措施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。
李安兰书记分享了她的教学经验。在讲解货币时间价值时,她首先用手机余额宝的3毛钱来解释时间价值这一生活常识,然后深入探讨复利和后付年金的计算方法。接下来,她通过“车企拖货款”的案例,让学生进行十分钟的分组讨论,并轮流上台演讲,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。许彩玲副教授指出,问题设计需贴近学生认知,避免“空泛”提问,鼓励学生“讲出来、写上去、做一遍”。集体备课组成员还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小组汇报、学生讲课、案例分享等方式,进一步提升课堂活跃度与学生主体性。
4、第四环节:教学资源共建共享
课程组就教学资源建设达成明确共识:习题资源共建:分章节习题应统一格式,逐步纳入知识图谱平台,实现资源共建共享;案例库建设:鼓励教师与学生共同搜集教学案例,按模板整理,逐步建立财务管理教学案例库;平台融合使用:继续优化学习通平台的使用策略,推动题库互动、作业布置、成绩记录等功能融合应用。
5、总结环节:凝聚智慧,共促课程建设
李安兰书记在集体备课总结中指出,财务管理课程团队年轻、有活力、有干劲,未来应继续加强教学研究、案例积累与成果提炼,围绕国家一流课程建设目标,打造高质量、可持续、能示范的教学体系。她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改项目、撰写教学论文、录制教学视频,提升个人能力与团队影响力,为课程发展注入持续动力。

二、会议亮点
本次集体备课亮点纷呈,精彩不断:
经验共享“接地气”:教师们结合实际课堂案例,分享激发学生兴趣的小技巧,例如通过让学生的手机和零钱讲解“货币时间价值”,用生活化场景解释抽象概念;问题研讨“有深度”:针对“九周课程班如何授课”、“计算题学生听懂但不会做”等难点,老师们群策群力,达成“降低难度、重视场景、多加练习”的共识;资源共建“有成果”:许彩玲副教授带领整理分章节题库,统一模板和格式,推动教学资源的“标准化、共享化、图谱化”。
三、会议意义
此次集体备课不仅是一场关于教学方法的“头脑风暴”,更是一场回归教育初心的“寻根之旅”。
对教师而言,它打破了“单打独斗”的教学壁垒,构建起“共建共享”的成长共同体;对学生而言,它推动课堂从“教师讲授、学生聆听”转变为“学生主动学习、教师精准引导”,让学习真正落地生根;对课程而言,它为财务管理国家一流课程的持续建设注入了崭新思路、优质资源与蓬勃活力;对学校而言,它生动展现了基层教学组织的旺盛活力,也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财务管理样板”。
四、未来展望
展望未来,财务管理课程组将以此次集体备课为契机,持续推进教学改革,重点实施以下计划:案例库建设,动员师生共同打造‘中国本土财务管理案例库’,确保‘每章有案例,每案有模板’;知识图谱升级,将题库、案例、视频、微课等资源融入图谱,构建‘可视化、可交互、可追踪’的智能课程。我们期待,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,财务管理教学将迎来新的高度,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。
结语
本次集体备课内容务实、氛围热烈,既是一次教学经验的分享会,更是一场教育理念的碰撞会。财务管理课程组将继续秉持“以学生为中心、以质量为核心”的教学理念,凝心聚力、不断创新,推动课程建设迈上新台阶,为培养高素质财务人才贡献集体智慧与力量!
图文/翟敏如
初审/翟敏如
复审/冯春燕
终审/李安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