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  >   教学教务   >   实践教学   >   正文

聆听前辈教诲,弘扬传统文化

作者:    信息来源:    发布时间: 2015-07-20

7月18日,超萌小队采访了寻乌县党支部的两位党员代表,在茶水雾气缭绕之中,我们与两位老先生进行了亲切的交流。

\

当我们来到这里,两位老先生已经等待着我们。我们开始与老先生聊了聊家常,随着我们谈话的深入,慢慢的,我们也对老先生的经历有了一些了解。

老先生是在1951年出生的,而他们年轻时,正当文革。

他们告诉我们,当时的时局混乱,学校的教学都已经停止了,而那时的人们都专注于权力争夺,连老师都没心思教书。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巨大的动荡中。

而经过这些年的建设,社会稳定,国体法治,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,他们感到十分的欣慰,可是,也有些感触。

\

老先生商国事论古今时,自有一种匹夫有责的读书人气魄,这是在刻在骨子里的爱国与党性。

现代人的人生观和过去大不一样了,社会风气也有了变化,不能单纯说变好还是变坏。可是毕竟对比从前,已经没有那么纯粹,没有那么淳朴了。

就像从前跌倒有人扶,现在人却不敢了,这不能说不是一种悲哀;而现在新闻里负面报道太多,全部人都在追赶着丑闻,争相谴责他人,而吝于赞扬,这也是时代更迭带给人们的病态。

就孝而言,新闻报道里孝子很少,不孝的人却很多,现实却不是那么的黑暗。

说到对于未来的期望,老人们相视而笑,仿佛回忆起了年轻的种种,他们说:动乱的时代自然希望社会稳定,而现在稳定,年纪也大了,身体健康,儿女孝顺,也就是对未来的期望了。这就是他们的中国梦。

\

我们对老先生们提出了我们这次来到寻乌的调研主题,关于孝这一美德的探讨,竟有些触动老先生。

老先生觉得,现在的家庭总是缺少对孝的教育,这就造成这些年家庭里两代之间矛盾不停。关于孝的传承,他们有自己的见解。

尊老,是孝的前提。“孝”字,从老者为子。随长辈的意,便是孝最为浅显的解释,孝之道,理应从小事做起。日常在家中,有吃的先给长辈,不随便与长辈顶嘴,做些让长辈开心的事,这些简单却饱含情感的习惯,就是能让父母欣慰而幸福的孝了。

正是因为孝非愚孝,所以孝是各种各样的,也就是每个人对孝的看法定义是不同的,这视乎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父母对子女的希望和意愿,可在心得最深处,那些子女和父母之间的爱才是孝的根本,孝的源泉。也正是因为爱,父母与子女也应量力而行,不要盲目地为孝调高标准,否则家庭之中总会有隔阂。

老先生们在寻乌住了大半辈子,也目睹了寻乌人集体的外出务工和过年的回家大潮,对于年轻人们常年外出,老先生们表现得相当的理解与开明,也给了年轻人们一些意见与建议。

他们说,年轻人们趁着自己年轻,多出去闯闯是没有关系的,当父母正值壮年,也能更好地帮助子女,从背后对子女支持。而到父母老了,人却更应该要回来常伴父母身边,因为父母操劳了一辈子,老年总是会盼望着能多与子女相处的。

古时总说,父母在,不远游,现在时代进步了,可父母老,不远游,却是错不了的。

而在外出打工时,父母也是需要听到子女的声音的,若是思念只能寄于文字与声音,年轻人就算再忙,也应该常跟父母打电话或者写信,跟父母唠唠家常,谈谈身边的事,说说自己打工的经历。而条件允许的话,更要常回家看看,即便忙碌,半年一次的回家看看怎能抽不出时间呢,子女虽然是外出挣钱的,但父母,看重的不是挣得的收入,而是子女的平安。

“其实我的儿子寄钱回来,我是不会用他的钱的。我辛苦了一辈子现在也够用了,他寄回来的,我都偷偷帮他存起来了”老先生掩嘴偷笑。

子女在外面不做坏事,身体健康,这也是对父母的报答,有些时候,不用为子女担心已经是很大的幸福了。

临近采访结尾,老先生们眼中对我们有些不舍,但更多是对我们的期许。

到了我们采访的最后,老先生也表达了对我们的一些赞许和期待,他说:们这次走向社会,亲身实践,来到寻乌做这一场政策宣讲和社会调研,对我们的成长,做人做事的成熟,都是有好处的。这能增长我们面对社会时的经验,能学到些在象牙塔接触不到的事情。不去调查不知道社会是什么样的,也不懂农民的辛苦,我们要传承毛主席的寻乌调查精神,结合实际寻找答案,深入了解客观分析。实践出真知,希望我们能把握这次机会,达到我们的目标。

超萌陆战队供稿 文/邱唯珉 图/许浩韩

Copyright 广州新华学院会计学院. All Rights Reserved. 

学生工作办公室电话:0769-82676836       学院办公室电话:0769-82676093

技术支持:信息与网络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