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广州新华学院会计学院的教学楼前,一块刻着“敢为天下先”的文化石静静矗立。七年前,一位名叫张家铭的青年学子常在此驻足沉思,如今他已带着母校赋予的智慧与胆识,以虎跃资本创始人的身份,在金融科技领域掀起革新浪潮。这位财务管理专业2017级毕业生,用科技与教育双轮驱动的创业实践,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。
一、财务筑基:校园里的多维成长
2017年,张家铭以优异成绩考入广州新华学院会计学院财务管理专业。在校期间,他以“全优生”标准严苛要求自己,不仅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斩获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(CIMA)运营级证书、剑桥商务英语(BEC)高级认证,更连续三年荣获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,成为学院“理论+实践”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标杆。
在专业学习之外,张家铭展现出跨界成长的惊人潜力:作为广东省高校武术社团联盟主席,他在第十届“天钻杯”珠澳武术大赛中摘得佛咏拳第一名,将武术精神中的“稳、准、狠”融入金融交易逻辑;作为校财务分析大赛(英语组)冠军,他用扎实的专业功底征服评委,更在全球商业精英挑战赛(GBC-CGMA)中带领团队斩获华南战区团体第四名,以全英演讲与顶尖高校学子论剑商业战略。“在武术训练中培养的专注力,让我在金融市场波动中能保持冷静;财务分析的逻辑,则教会我用数据穿透市场迷雾。”他如此总结校园时光的跨界收获。担任热浪文学社特约诗人时,他将财务分析的逻辑思维融入诗歌创作,写下“数据如流,风险似刃,平衡之道在心间”的句子。这种跨界融合的能力,后来被他称为“财务人的浪漫主义”。
二、实习淬炼:从书本课堂到资本市场的跃迁
“真正的战场在金融市场。”张家铭在大二时便立下志向。实习经历更成为他连接校园与职场的桥梁:2017-2019年,他连续走进普华永道、中金公司、真格基金等顶尖机构,在普华永道参与跨国企业财务尽调时,他首次将CIMA课堂所学的管理会计工具应用于实战,独立完成某科技企业估值模型;在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,他全程跟进某新能源企业IPO,从招股书撰写到路演推介,深度体验资本市场的“修罗场”。这些经历让他在毕业前便构建起“财务分析-资本运作-创业管理”的立体化知识体系。
母校的产学研融合理念深刻影响着他的选择。“会计学院强调‘业财融合’,教会我用财务视角解构商业本质。”张家铭坦言,正是这种思维让他在香港汇心金融科技担任策略分析师时,创造出年化收益率超30%的量化模型,为创业积累了第一桶金。
三、创业突围:从青年企业家到技术革新者
2017年,张家铭以“圣灵科技”为起点,带领团队研发MAM信号系统等核心技术,开启自营交易探索,踏上创业征程,这为后续虎跃资本的成立埋下技术伏笔。当时,国内金融科技企业多聚焦支付领域,他却选择了一条“窄路”——为投资者打造交易工具与培训体系。“传统交易存在信息孤岛,散户缺乏专业支持。”这份洞察源自他在中金公司目睹的散户亏损案例,也暗合母校“为社会培育实用型人才”的育人理念。
创业初期,团队在珠海某科创园不足30平米的办公室里日夜攻坚。为解决MAM信号系统的多账户同步难题,张家铭将投资学中的“资金池管理”理论转化为算法逻辑;开发可视化订单流系统时,他借鉴会计学中的“现金流量表”思维,用动态图表揭示市场资金动向。2019年,系统通过实盘测试的当晚,他在工作日志中写道:“这像是把课堂上的杜邦分析法写进了代码。”
毕业后,张家铭的职业轨迹呈现出“多线突破”的惊人态势:担任广东省钰峰电子科技总经理期间,他主导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,将财务管理知识转化为企业成本优化方案,推动公司毛利率提升12%;作为大湾区衍生品交易协会理事,他深度参与行业标准制定,推动量化交易技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应用;在香港汇心金融科技担任高级交易策略分析师时,他主导的高频交易算法优化项目,实现年化收益率超30%的突破,被业内评价为“重新定义了技术与金融的融合边界”。
2021年,虎跃资本正式成立,推出“技术+教育”双引擎模式。其自主研发的跟单信号系统,如同“交易领域的会计分录”,将专业策略转化为可复制的标准化信号;虎哥交易学院则打破“纸上谈兵”的行业痼疾,独创“1年线上+3天线下”的陪跑制培训,课程涵盖供需关系分析、订单流策略等模块,与母校财务管理专业的“理论+实训”教学模式一脉相承。

图 1 张家铭讲解独家MAM信号系统
四、破局之道:岭南精神的当代诠释
2024年俄乌冲突引发全球市场震荡,张家铭展现出“财务人”的风险控制本能:运用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学到的资产组合理论,他果断调整策略,通过黄金原油波段持仓与宏观货币对冲套利,在最大回撤24.75%的压力下实现业绩翻20倍。“那段时间,我每天都会重温《国际金融》中的套汇套利章节,理论与实战的碰撞,让我找到了穿越周期的密钥。”
截至目前,虎跃资本已形成“技术工具+教育培训”双轮驱动格局:三大交易系统服务44家机构客户,年技术服务费超百万美元;虎哥交易学院培养80余位稳定盈利交易员,学员在2024年黄金2032美元多头行情中平均收益率达45%。2024年,他通过香港资管公司富达资本完成合规化布局,被行业媒体评价为“中国金融科技出海的青年标杆”。
五、向新而行:书写金融强国的青年答卷
从武术赛场到金融战场,从校园社团到国际舞台,张家铭的成长轨迹打破了传统“金融精英”的单一画像。在他身上,财务管理专业的理性基因与武术、文学培养的感性思维交织共生,母校“注重实践、鼓励创新”的教育理念化作了具体的职业选择。正如他在回母校演讲时所说:“广州新华学院教会我的,不是某个具体的技能,而是‘永远保持好奇、永远敢于突破’的生命状态。这种状态,让我在金融科技的浪潮中,始终能以‘归零者’的心态重新出发。
站在香港中环的办公室里,张家铭常望向珠江口的方向,饮水思源,他始终以 “母校发展同路人” 自居,那里有他求学时晨练的操场,也有虎跃资本下一个十年的蓝图:在会计学院设立 “虎跃金融科技奖学金”,专项资助参与国际赛事、学术研究的学子;与学院共建 “金融科技实训基地” ,将虎跃资本的可视化订单流系统接入教学平台;推动学院开设《量化交易实战》《跨境资管合规》等前沿课程,亲自担任客座讲师,将自己在真格基金实习时的创投案例转化为教学素材;发起 “新华-虎跃金融科技挑战赛”,以百万虚拟资金池模拟真实交易场景;计划五年内培养万名操盘手,让中国交易员站上全球舞台。
“财务管理的本质是优化资源配置。”张家铭的这句话,既是对专业内核的诠释,亦是对创业初心的坚守。从珠江西岸到维多利亚港,这位新华学子正以科技为笔、教育为墨,在时代卷轴上书写属于中国金融青年的答案。

图 2 张嘉铭个人风采
文/方晓阳
图/张家铭
初审/马博
终审/吴翔